7/18/2005

活用五彩蔬果 創造健康人生

【中時電子報 】

吳映蓉(北醫保健營養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)相信大家都知道平時飲食中多吃蔬菜、水果對健康有益,因為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及纖維素;但這只是一個模糊的健康概念,到底要選哪些種類的蔬果最恰當?吃多少分量才夠?在此介紹一個聰明且有趣的蔬果選用方法。

★植化物5大功能

走進超級市場,人們很容易被不同蔬果組成的繽紛色彩所吸引;造成這些蔬果具有美麗顏色的重要元素就是 -植物化學物質,這些植物化學物質不只是調色大師,更是具有促進健康的生理活性;目前,研究證實不同的植物化學物質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,大致可以下列幾項:1.良好的抗氧化劑,2.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,3.增強免疫系統,4.調節荷爾蒙,5.具有抗細菌及病毒的功效。

上天給予蔬果不同的顏色,就是要引導人們能做正確的選擇。雖然存在於蔬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上百種,但生理功能類似的植物化學物質,也會以類似的顏色呈現,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果大致可分為綠色、黃橘色、紅色、藍紫色、白色五種顏色,如果每天平均攝取這五種顏色的蔬果,大致能獲得不同生理功能植物化學物質。

下表中特別將不同顏色的蔬果列出,可以看出各種不同顏色的蔬果所含不同的植物化學物質,基本上,每天若能掌握色彩來選擇蔬果,就是迎向健康的基礎。

★一個拳頭大 算一份

其次,每種水果每日該攝取的分量又該多少?建議大家,每日應攝食不同顏色的蔬果各「一份」,每一份的量相當於可將之放置於手掌內(不包括手指的部分), 其高度則約三公分,照這麼估算,一天要攝取「五份」蔬果的量,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。

當然,並不是所有的人所需要蔬果的份量都一樣,就像每個人的手掌大小都不一樣,每天「五份」五種不同顏色的蔬果,是維持健康的基本要求,若要讓身體更有活力遠離疾病,成年女性可以將每日攝食「七份」蔬果訂為目標,成年男性則以每日攝食「九份」蔬果訂為目標。

色彩豐富的蔬果,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天然、最珍貴的禮物,大家應好好善用,日常飲食中好好把握顏色的搭配,相信大家會過得又有趣又健康。

7/14/2005

第一台可行光合作用的冰箱


三菱推出第一台可行光合作用的冰箱,蔬果置放內不用保鮮膜,一樣能保鮮。
記者林秀明/攝影

【記者祁安國/報導】

蔬果放在冰箱內,不僅不會脫水,還會愈放愈新鮮!這是三菱最新的「可行光合作用」的冰箱,蔬果放置內,即使超過一周仍保存新鮮和濕潤。

三菱這台號稱是世界第一台使用LED光能量的蔬果室,據總代理歌林副總經理李敦仁表示,日本目前已研發出10種可以增加維他命,或是減緩維他命流失的家電產品,三菱這台變頻冰箱可以讓冰放在蔬果室內的蔬果進行「光合作用」,讓蔬果的維他命C含量增加1.5倍。

三菱並展示實驗證明,一顆置放在三菱光合作用冰箱內的高麗菜,10天後菜心不僅沒有變黃,反而比之前還綠。三菱這台冰箱共有6門,蔬果室內有「濕潤輻射冷卻系統」,可抑制水分蒸發,同時LED的光照射,可讓蔬果仍維持「光合作用」,延緩蔬果的水分蒸發,完全不需要保護膜。

這台冰箱還具有自動製冰、零下40度瞬間急速冷凍,而且6個門獨立溫度感應,各室可獨立冷卻、獨立脫臭,各室依溫度不同置放不同食材。李敦仁強調,由於這台冰箱具有除氯、去鉛濾網作用,因此可快速製作出潔淨無異味的「透明冰」。

三菱這台新冰箱容量495L,外觀有不鏽鋼和珍珠白兩款,建議售價6萬8900元。

7/09/2005

長期便秘 不妨常吃益生菌
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樊天璣/報導】

研究發現,長期便秘的人每天食用3種益生菌,持續1、2週後,五至六成的排便狀況會改善,老為解不出來而苦惱者,不妨多吃益生菌。

衛生署立台中醫院腸胃內科主任夏幸賢指出,所謂腸道益生菌,是指腸道中有益健康的菌,乳酸菌和部分酵母菌是益菌的代表,在人體內的數量愈多,壞菌愈難作怪。且醫學研究顯示,它可促進維他命B群、維他命K、葉酸、菸鹼酸的合成,好處甚多。

為了解益生菌幫助排便的效果,該院蒐集100名20~80歲、便秘達半年以上的患者,他們一周排便少於2次,除一般的便秘治療外,再補充含有3種益菌的製劑,為期2周,效果快的2、3天便有便意,也有人3、5天便秘就明顯改善。

夏幸賢指出,益生菌確實有助腸道蠕動功能正常,讓便秘患者改善便秘、腹瀉患者降低腹瀉頻率。

此外,益生菌可附在腸道的上皮細胞,形成完整屏壁,抵抗害菌入侵,誘發免疫細胞活化,具提昇免疫作用,同時可消化分解有害物質,降低大腸癌風險,某些特別菌種還可降低膽固醇含量,降低對蛋白質的過敏反應。

夏幸賢表示,益生菌喜歡以膳食纖維、寡醣等物質作為繁殖發酵的養分,要讓它在腸道內生生不息,平日不妨多吃大豆、地瓜、洋蔥、牛蒡、花椰菜、蘆筍、木瓜、海苔等富含寡醣、膳食纖維的食物,或是市售的益菌產品。至於蛋白質、脂肪,過量易成為害菌壯大的幫兇,宜控制攝取。

抖腳無罪 健康加分

【大成報 記者 丁彥伶/報導】

坐著猛工作時,有時候抖抖腳,會讓很久沒動的人覺得滿舒服的,但大家卻得小心奕奕,誰叫台灣流行的俗話「男抖窮,女抖賤」呢?誰也不希望自己是窮神或是賤人,只得等到沒人時,狠狠地給它偷偷抖一抖。

不過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來解救愛抖腳的人:從今天起不必再躲起來抖腳啦!因為抖腳其實很健康呢!家裡有糖尿病患者的人都知道,很多醫師都會建議糖尿病患,每天醒來時千萬別急著下床,因為糖尿病患者的末梢循環差,尤其是腳部特別得不到血液的供應,因此睡醒後應該坐在床邊,慢慢地做抖腳的「勃式運動」;也就是先平躺用枕頭或棉被抬高雙腳3分鐘,再坐床況搖晃雙腿3分鐘,之後再平躺床上3分鐘,每天最好分別3至4次。

想想,連糖尿病人都可以抖腳增健康了,何況是我們呢?許宏志說,其實對於經常坐在辦公室,鮮少有時間出去走動的現代人來說,抖腳其實是不錯的運動方式,因為抖腳時不僅整雙腿都會使用到,連腰部的肌肉和骨盆腔都會動用到,在沒有時間和空間運動,但卻又久坐擔心下肢不循環時,抖腳的運動還可消耗不少體力哦! 如果大家的記憶還好的話,會記得七、八年前有一套號稱不僅可以幫妳舒緩緊張的腰椎,而且連睡覺也能讓妳做運動的「健康搖擺機」,打著就是搖擺機可以讓人被動式地抖腳,而曾經用過的人也都感覺到,搖擺完真的發現雙腳都有種好像血液不停循環的刺麻感。

雖然搖擺機後來因為太多人是睡覺時使用,搖擺過度反而造成腰部肌肉拉傷,因此而被愈來愈先進的運動器材取代,不過這套儀器確實堪稱當時被動式運動的奇蹟商品,最近還有業者再度捲土重來呢!